12月24日的證監會黨委(擴大)會議,證監會表示,要努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把“六穩”的要求貫徹到資本市場監管工作的各個方面,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從證監會的下一階段重點來看,科創板、風險防范、多層次資本市場、再融資等九方面將是資本市場監管發力方向。
具體來看,這九方面包括:
1、確保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盡快落地,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基礎制度改革,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2、堅持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重點做好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處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3、健全多層次市場體系,支持企業拓展直接融資渠道。深化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加快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發展和完善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推動債券品種創新,更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4、優化再融資制度,深化市場化并購重組改革,鼓勵國有控股企業和金融企業實施員工持股和股權激勵,不斷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5、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鼓勵保險資金、全國社保基金等擴大入市規模。完善QFII、RQFII制度,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投資公募基金試點。
6、完善交易制度,優化交易監管,豐富期貨及衍生品工具,激發市場活力。
7、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投資銀行,優化滬深港通機制,有序擴大期貨特定品種開放范圍。
8、加快市場法治建設,強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9、扎實推進證監會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努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資本市場監管干部隊伍。
要點一:努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證監會黨委表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既要增強憂患意識,高度警惕和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又要保持戰略定力,搶抓機遇,在改革開放上下功夫,努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自10月份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領銜“一行兩會”掌門人向市場釋放信心以來,資本市場的地位空前提升。金融委在會議中提出,要在實施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和發揮好資本市場功能三者之間,形成三角形支撐框架,促進國民經濟整體良性循環。這是首次提出的“三角形支撐框架”,并把資本市場納入其中。
資本市場能否平穩發展,關系到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效能,關系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現。
近期,資本市場改革再次上升到金融監管層面,12月20日,金融委座談會聚焦資本市場,召開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座談會,與會代表圍繞著提升資本市場戰略地位、完善資本市場制度、培育資本市場投資群體等方面提出了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具體建議。
此次會議規格較高,10多位市場主體高管參與,銀保監會、證監會也落席參加,會議上透露的信號包括資本市場改革已經形成高度共識,即將進入一磚一瓦的實施階段,將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改革要更加注重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強化上市公司治理,嚴格退市制度。要強化信息披露制度,切實做好投資者保護。要堅決落實市場化原則,減少對交易的行政干預。要借鑒國際上通行做法,積極培育中長期投資者,暢通各類資管產品規范進入資本市場的渠道。監管部門要加強與市場溝通,積極傾聽市場聲音。
要點二:96字要求,證監會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對資本市場的發展給出了96字方針,即“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推動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盡快落地”。
證監會表示,這是習近平著眼于國際國內經濟大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對資本市場提出的政治要求,是習近平和黨中央對證監會黨委的信任和殷切希望,是證監會黨委和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義不容辭的時代責任,我們要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逐字逐句深刻學習領會,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到位,絕不辜負習近平和黨中央對證監會黨委、系統各級黨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信任和重托。
證監會指出,證監會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形勢的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八字方針,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打好“三大攻堅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的“三大任務”,把“六穩”的要求貫徹到資本市場監管工作的各個方面,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為明年經濟工作開好局、起好步,實現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要點三:科創板盡快落地,涉及多項制度改革
談及明年的工作重點,證監會列入第一位的就是科創板。證監會表示,確保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盡快落地,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基礎制度改革,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是當前新時代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頭等大事,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證監會和上交所正緊鑼密鼓的制定規則,其中關于市場關注的估值、投資者門檻、信息披露等各項市場關注內容都在其中,等制度設計完畢,獲國務院批示后即可出臺。
上交所表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提升服務科技創新企業能力,增強市場包容性,強化市場功能的一項資本市場重大改革舉措。通過發行、交易、退市、投資者適當性、證券公司資本約束等新制度以及引入中長期資金等配套措施,增量試點、循序漸進,新增資金與試點進展同步匹配,力爭在科創板實現投融資平衡、一二級市場平衡、公司的新老股東利益平衡,并促進現有市場形成良好預期。
目前市場參與主體、地方政府也在積極對接科創板,從投研人員到項目篩選,從政策傾斜到主動對接,科創板的一舉一動將牽引著資本市場的改革之路。
要點四:防范風險,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
證監會表示,要堅持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重點做好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處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資本市場牽一發動全身,風險一旦不及時處置就容易傳導。前一陣的股權質押風險,證監會加強了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監管,摸清底數、加強監測,與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合作,推動地方政府積極行動,同時,上市公司積極“自救”,地方政府紛紛設立紓困基金,銀行、保險等通過信貸或者發行專項產品等給予支持,證券行業成立資管計劃對接項目,證券交易所發行紓困專項債券,私募基金等市場機構加入紓困隊伍。當前紓困民營企業、化解股權質押風險的相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對債券違約和私募基金的重點監控,也是堅守風險底線思維的表現。會議還提到,健全多層次市場體系,支持企業拓展直接融資渠道。深化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加快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發展和完善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推動債券品種創新,更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要點五:優化再融資,深化并購重組
證監會表示,要優化再融資制度,深化市場化并購重組改革,鼓勵國有控股企業和金融企業實施員工持股和股權激勵,不斷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這與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要求相契合,最新的國常會要求,要加快企業上市和再融資。相比IPO,再融資規模更大,對經濟的支持力度更大。權威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至2018年10月,通過IPO上市融資的企業共528家,募集資金總計約3554億元。同期完成再融資的企業共409家次,募集資金總額總計約11240億元。
而并購重組的改革,今年以來持續發力,包括“小額快速”審核機制,按行業實行“分道制”審核,試點定向可轉債并購支持上市公司發展等,以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今年1至10月,全市場發生上市公司并購重組3338單,同比增長61.72%;交易金額超過2萬億元,同比增長40%;交易單數和金額均已超過2017年全年。在并購重組項目中,僅134單經證監會審核,行政許可比例由2017年的不足10%進一步下降至4%。已審結項目中大多是以“同行業、上下游”資產為目標的產業并購。
要點六:推動資金入市,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證監會表示,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鼓勵保險資金、全國社?;鸬葦U大入市規模。完善QFII、RQFII制度,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投資公募基金試點。
有市場人士分析,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擴大QFII、RQFII額度可能會成為政策趨勢。在今年多項政策推動下,國內的QFII、RQFII機構也在不斷增多,數據顯示,截止到12月13日,QFII機構已達316家,合計額度達1005.57億元;RQFII機構達245家,合計額度達6426.72億元,這為資本市場帶來了增量資金入市的可能。
今年4月份五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表示,結合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制度建設的有關情況,有序擴大參與的金融機構和產品范圍,將公募基金等產品納入個人商業養老賬戶投資范圍。
目前這個政策還是只針對養老保險產品的,并未涉及到除此以外的任何理財產品,包括基金要等試點一年后再行鋪開。因此,市場有聲音建議等試點期過后,公募基金也納入范疇了再買。
證監會還表示,要完善交易制度,優化交易監管,豐富期貨及衍生品工具,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水平,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投資銀行,優化滬深港通機制,有序擴大期貨特定品種開放范圍。其中優化交易監管,包括了充分釋放市場活力等。
要點七:加快法治建設,打造高素質監管隊伍
證監會表示,加快市場法治建設,強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扎實推進證監會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努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資本市場監管干部隊伍。
資本市場法治建設,一方面包括了加快推進證券法修改等工作,完善資本市場法律法規體系;另一方面包括了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從嚴打擊違法違規。過去一年間,證監會重拳打擊市場操縱、內幕交易、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震懾市場參與主體,用強監管來規范市場秩序,確保投資者合法權益。從上述表述來看,這一監管力度仍將保持。